文/叶小禾“你快来吧!父子俩又吵起来了。”接到表姐的电话,我急忙赶了过去。用表姐的话说,老公和儿子小强简直是一对冤家,一句话谈不拢,就开始吵起来,要不是表姐拦着,父子俩早就动起手了。看着眼前斗鸡眼似的父子俩,让我一下子联想到#今天看的一本好书#《冲突背后的冲突》,书中介绍的俄狄浦斯冲突。弗洛伊德说,俄狄浦斯冲突是人类心理发展的核心冲突的典型形式。这本书是由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师张天布老师所写,他把俄狄浦斯故事转化成中国版本,详细分析中国人内心的文化和心理上的父亲形象,轻易化解了父子间的冲突。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只有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才可以斩草除根。同时,也可以帮助年轻的父母起到预防的作用。那么,如何减少冲突,拥有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呢?下面跟着张天布老师一起,来一段心理之旅吧!01三角关系的形成民间有一句谚语:“三岁看大,五岁看老”。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孩子3岁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可以看出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5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不得不承认老祖宗的智慧,这个阶段恰好是心理学上的俄狄浦斯期。在三岁多到六岁左右是孩子学习如何理解和处理关系的阶段,这个阶段发展得不好,就会产生性格中的一个隐患,并影响其成年后的心态,造成很多问题。因为三岁之前,孩子的心中是没有三角关系的,家里所有的人都是以他为中心,他不知道别人之间也会有关系。直到三岁左右,他开始意识到父母之间有事瞒着自己,他们之间也是有关系存在的。这样,在孩子—父亲—母亲之间,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关系。于是,在孩子的心中会产生恐慌,失去安全感。当初,小强可以说是由表姐独自带大的。从小失去父亲、被母亲娇惯的姐夫,由于还没有做好当父亲这个角色的心理准备。家里大小事情一律不管,他经常和朋友相约一起出去喝酒,更别说陪儿子小强玩耍了。表姐气得和他吵架,也不管用。小强从小就不喜欢这个父亲,“从小不管我,现在你管不着。”由此可以看出,儿时父亲的缺少,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一个心理上健康的父亲带给孩子的勇气和力量是无穷的。02如何形成完整的三角关系完整的俄狄浦斯三角意味着一个人进入到成熟的俄狄浦斯期的反应,孩子能接受父母是夫妻俩,认可父母之间的关系存在。(1)给男孩父母的建议妈妈在与儿子的互动中,允许和接纳儿子的亲近,有利于儿子情感的表达。同时,又要有分寸,不能在依恋中发展出诱惑。爸爸允许儿子跟自己竞争,甚至能够接纳儿子的胜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不是打击、报复,惩罚儿子。(2)给女孩父母的建议爸爸不应该因为自己潜意识的焦虑、恐惧而疏远女儿,更不能训斥和打骂女儿,给女儿带去情感上的伤害。妈妈应该允许女儿的竞争,和女儿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女儿有作为女人的价值感和自豪感。孩子只有在这种环境下,才能有安全感,轻松的和父母相处,建立完整的三角关系。03看透三角关系,建立和谐幸福的家俄狄浦斯三角是俄狄浦斯情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着重探讨人际关系结构。逐步从“三角关系”演变到“无我关系”的过程。只有清楚了三角关系,才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1)三角关系阶段,也叫经典精神分析阶段。探讨“孩子—父亲—母亲”之间的关系冲突。(2)二元关系阶段也叫客体关系理论阶段。随着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发展,精神分析学家看到了在前俄狄浦斯期中,母亲角色的重要性。(3)当代精神分析学家发现,一个人的自尊感、自我充实感、自我一致感、价值感等对自己心态的影响是巨大的,重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ouerhuana.com/hehcd/10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