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雕套印,顾名思义,是由影写版和雕刻版混合套印的邮票。票面上雕刻范围小于雕刻版,在邮票画面中的主景用以雕刻,之后刷色。
影雕版的邮票印刷细腻,更有凸感,邮票立体感强,防伪高,不易被造假。价格比一般的邮票价格高,也更受到集邮爱好者的喜爱。跟着小邮一起来看看吧!
0
1
影雕套印:雕刻的线条影写的色彩
影雕套印为混合工艺。影雕版邮票票面上雕刻范围小于雕刻版,在邮票画面中的主景用以雕刻,之后刷色。
至今仍被视为影雕套印的典范——以年10月15日发行的特57《黄山风景》特种邮票为例,进行展开欣赏。
影写版色调柔和,线条平滑,与国画结合,适于表现气象万千的云海与若隐若现的远山。
雕刻版刚劲有力,线条分明,与版画结合,适于表现峻峭嶙峋的山石与遒劲挺拔的松柏。
这两者结合起来,刚柔相济;用影写版印刷的画面上具有国画、水彩画所特有的色泽、层次,而用雕刻版印刷的画面上则具有版画所特有的厚重、丰实,邮票设计达到了画面层次分明、色彩鲜艳、笔触丰富的艺术效果,恰到好处地表现出黄山风景的特色。
影写版的细腻和雕刻的精细完美融合,比如年11月16日发行的志号为T.的特种邮票《峨眉风光》,其印刷版别也是影雕套印,被评为“年最佳邮票”。
0
2
影雕套印:最早和最贵
新中国最早的影雕套印邮票
年10月1日,我国发行的纪6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三组)》纪念邮票,是我国第一套影雕套印邮票,圆外装饰图案、天安门及文字部分,用雕刻版印刷。
新中国最早的影雕套印小型张
年2月发行的T.82《西厢记》特种邮票一套四枚,小型张一枚。这枚小型张是北京邮票厂年建成后,首次采用影雕套印技术印刷的小型张。放大后线条清晰可见。
这枚小型张是刘硕仁先生选取明代的《西厢记》木刻版画为蓝本,由孙鸿年先生雕刻而成,展现了《西厢记》中“拷红”的场景。
影雕套印中的“贵族”
“百万身价”的猴票——年2月15日发行的T46《庚申年》(金猴)也是影雕套印版。金猴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甚至连一根根猴毛都毫微毕现。
放大后,邮票红底色的网纹细密而均匀。邮票上的“中国人民邮政”铭文和“庚申年”字样,文字笔画雕刻细腻。邮票图案上的黑色采用雕刻版油墨印制,墨色厚重、发亮。邮票纸质精细,纸面光洁。
金猴毛发毕现,质感强,充盈着飘逸的艺术魅力。再加上套色、烫金等多种工艺印制后,使得这枚“金猴子”邮票成为了经典。
0
3
影雕套印:图案细赏
年11月16日我国发行T.《峨眉风光》特种邮票,影雕套印版式。以第四枚“朝霞初照洗象池”为例。
邮票边框及围绕的莲花图案及下面的“中国人民邮政”、“”的字样采用了雕刻手法。
邮票内部主景,寺庙中的柱子、屋檐及周边的树木采用了雕刻的手法突出主题,再刷色,使得邮票看起来层次和色彩分明。
年1月5日,我国发行T.《乙丑年》特种邮票,版式为影雕套印。
设计上线条粗犷、色彩厚重。
在年的最佳邮票评选中,《乙丑年》邮票被评为最佳印刷邮票。
以上这些“影雕套印”(部分),邮迷朋友们有收藏吗?
来源:邮来邮网解读看得见的物,
感受无形、却无所不在、影响深远的文化、情怀
请长按下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ouerhuana.com/hehry/7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