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猴耳环 > 猴耳环入药 > 正文 > 正文

除了人生七年,还有这部成长型纪录片值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0/6 11:11:07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病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63965.html

BBC出品必属精品,有关成长、性格、命运的纪录片最广为人知的是《人生七年》,这是一部现象级的片子,话题度至今不减。最近还看了一部类似的纪录片,只有一集,但深刻程度丝毫不逊色,值得好好品味。

这部影片叫做《寄宿学校:从男孩到男人》(BoardingSchool:BoystoMen),拍摄于年,里面的几位主角都来自年BBC播出的一部纪录型电视剧《公学》(PublicSchool),也就是33年来他们的成长变化。(以下含大量剧透)

先简单写一下英国不同学校的区别,publicschool并不是公立学校,而是血统高贵的公学,耳熟能详的哈罗、伊顿都属于公学,学生最早从八岁开始住校,一直到十八岁。生源基本都来自精英阶级,负担的起学费的中产和优秀的底层偶尔能进,陪玩的同时增加一点统计多样性,避免被民众诟病特权教育。Stateschool才是我们理解中的公立学校,由政府出资,对民众完全免费,grammarschool是公立学校中历史比较悠久并且质量很高的一种类型,可以理解为“重点学校”,国内翻译为文法学校。Independentschool/privateschool就是私立学校,公学属于私立学校的一种。

故事发生在拉德利学院(RadleyCollege),之前没听说过,上百度一查才发现是一所实力相当强劲的公学,以下来自百度百科:

拉德利学院(RadleyCollege)在Radley牛津郡。于年创办。学院占地面积为英亩,包括一个运动场,一片湖,一个9洞高尔夫球场及一片农田。

Radley是英国四大全寄宿男校公学的一所,其他三所分别是:伊顿公学(EtonCollege),哈罗公学(HarrowSchool)和温彻斯特公学(WinchesterCollege)。18%的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去oxbridge(牛津剑桥)读大学。

第一个出场的是Donald,他是一个妥妥的学霸,不仅学习好,体育也好,各种球类、田径样样精通,就叫他王者吧。王者获得了最高奖学金,老师破例奖励他喝一点苹果酒,下午还有比赛,不能喝太多。

王者的爸爸是医生,典型的中产家庭,通过了难度很大的奖学金测试,得以进入拉德利这样的权贵学院。少年王者长的眉清目秀,鼻梁高挺,放人堆里也许不算起眼,但总是眉飞色舞,很有感染力。

镜头切换到33年后的王者,样子完完全全变了。不是说发福或者衰老,而是原本意气风发的气质没了,整个人被一种颓废低迷的气场笼罩,嘴角眉梢都是向下的。面对记者的采访显得不太自信,他坦言当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第二个出场的是J.M.H.洛夫格勒福,从这一长串的名字就明白出身肯定不一般。洛夫格勒福由妈妈带着转学而来,最喜欢画漫画,就叫他漫画boy吧。片中没有具体说明他的家庭背景,他妈妈惊人的美貌和高贵气质让人印象深刻,带着英国上流社会的冷峻和距离感。漫画boy长的非常可爱,稚气未脱的样子,脸上有两坨高原红。

漫画boy的妈妈没有给他解释过为什么要送他来寄宿学校,他自己猜测这对那个年代的贵族来说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估计就像人为什么要吃饭一样,无须解释。放一张可爱的漫画boy。

接下来出场的是33年后的漫画boy,让人惊喜的是虽然年近半百,他依然带着少年气,眼神有光,讲话含笑,幽默感十足,但谈起当年寄宿学校的严苛要求,还是心有余悸的样子。

接下来镜头转到了他旁边的妈妈,这位贵妇虽然上了年纪,但气质依旧,发型、容妆、丝巾,一丝不苟。贵妇说自己读的也是寄宿学校,但不喜欢寄宿。按照正常逻辑难道不是应该让孩子留在身边吗,避免重蹈自己当年的痛苦覆辙?然而贵妇还是执着的把漫画boy送去寄宿,两人回忆着当年安顿好之后妈妈如何彬彬有礼的道别,真的是很英国了。

接下来出场的是一位富家公子,当年就对着镜头大谈特谈十八禁话题,就叫他playboy好了。镜头一转playboy已经来到33年后了,有些发福,只能从浓密的眉毛和嘴角的弧度依稀看出当年的帅气。Playboy的妈妈也一起接受采访,他妈妈是美国人,嫁给了英国一名生意人,在传统英国人眼中估计属于暴发户,是oldmoney鄙视的对象。两个人一边看相册一边回忆他们在法国南部的奢华假期,接着采访者问playboy的妈妈,为什么当年把孩子送去寄宿,她的回答很有代表性。

她还说这样子别人问起来,就不会觉得不好意思。这是很典型的newmoney努力挤进老钱阶层的做法,真正的上流阶级会在乎别人眼中自己什么形象吗?会赤裸裸的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吗,显然不会,就算会,也打死不会说出来。因此playboy学生时代作风张扬,处处想高人一等,和家庭影响密不可分。反而是多年之后谦逊得体了很多,脸部线条柔和,目光不再咄咄逼人。

第四个是Timothy,来自北部一个小镇,叫他北方boy。出场就是现在的样子,一个头发不多,但有几分可爱的大叔。属于那种你看到他就会猜测“这人估计智商很高”的长相。事实也的确如此,因此即使来自北部清贫的牧师家庭,他还是进入了Radley。北方boy回忆起当初Radley那些非富即贵的孩子们,再说到自己的家庭背景,语气带着一丝落寞。

下面出场的一个孩子吹着长笛,睫毛颜色浅的像是漂过,他的身份也是最显赫的,就叫他公爵好了。他家大的惊人的宅子紧挨着Salisbury大教堂。

紧接着就是公爵现在的样子,头发白了,胖了不少,还是住在家族大宅子里,顺理成章的拥有头衔和一切田地。对着镜头的公爵特别可爱,老顽童的样子,一边介绍家里摆放的和各种皇亲国戚的合影,一边反复笑着强调家里没钱,贵族原来也流行凡尔赛。尤其最后他说子孙太无能,把钱都败光了,那么的自然又诙谐,把英国人的自嘲和反讽发挥到了极致,也和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钱的暴发户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公爵他爸爸出场了,他对采访者说了些什么呢?对,依然是没钱。

老公爵的大意是,咱家穷,又严重超生,那有啥办法呢,砸锅卖铁也得供娃上学啊,而且咱也没得选,十个孩子都只能上公学。(这里翻译翻错了,把公学翻成了公立学校,这种翻译偏差很常见)注意,他们说的是“大多数人”,在这个圈子里,他们看不到自己阶层之外的人。

接着王者和漫画boy都分别回忆了当年的老师多么严厉,课业多么繁重。漫画boy笑着说王者这个混蛋当年啥啥都厉害,语气带着轻松和欣赏。画面回到王者,就没那么轻松了。他对自己学业和体育要求都相当高,希望别人仰望自己。

然后playboy和北方boy开始分别回忆当年的校际舞会,这是寄宿学校男生难得的接触女孩的机会。舞会上的playboy穿的相当时髦,还因为自行开车进校园违反了校规,被老师警告。而北方boy因为害羞,一直在吧台呆着,压根没和女孩跳舞。放一张当年的playboy,五官还是很好看的。

看得出北方boy和playboy多少有点不对付,北方boy说playboy是个情种,而playboy对北方boy的看法,则充满了深深的阶级优越感。

北方boy如此聪明,怎会感觉不到这种隐隐的阶级对立,估计也挺无奈的吧,除了努力发奋,也只能接受现实。

这些帮派里,北方boy所在的北部草根帮估计人数很少,没少承受来自贵公子们的压力,心疼北方boy一分钟。

接着第六个人物Rupert出场,他的存在感最弱,就叫他透明boy吧。别人的故事都铺垫的差不多了,快到揭晓他们目前到底在干什么的时候了,透明boy这时才刚开头,说自己想进牛津,同时又很清醒的说自己不够聪明。片中没有提及他的家庭背景,但从他的口音、穿着、甚至长相,都能看出不是一般家庭。

贝列尔学院是牛津最古老最著名的学院之一,培养出了多位重要的政治人物。透明boy的成绩不算稳定,他就独辟蹊径,想要从其他方面获得一些资本。他觉得Radley的图书馆不尽如人意,上书校长,列出了若干整改意见,以期得到校长的青睐,从而进一步得到至关重要的推荐信。

最后校长写这封推荐信了吗?透明boy也不知道,但当年的他却信心满满,认为校长一定会写。采访者问到,为什么会如此自信,他如实回答。步入中年的他依旧风度翩翩,体型和状态维持的很好,看得出生活无忧,自律健康。

接着又是北方boy在Radley的镜头,这次的他看起来很不一样。站在台上慷慨激昂的演讲,原来北方boy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羞涩。他是辩论社书记,曾对政治十分着迷。看得出来自中下层的他胸怀改变世界的梦想,同时也希望身边的贵公子们更多了解一些普通民众的疾苦。

随着采访的深入,北方boy吐露了越来越多的心声。这个当年无比聪明但也无比敏感的男孩,在Radley这样等级差异明显的地方,为了不受伤害,硬是把自己层层包裹了起来。

采访者再次追问为什么不再表露感情,北方boy稍稍皱了下眉头,嘴角瞥向一边,目光陡然变得凌厉起来,说“这是软弱的表现”,看起来甚至有些让人害怕。这是为什么?对软弱的不屑?抗拒?还是再次关闭自己情感的标志?

采访挖掘的越来越深,Radley对每个人的影响中黑暗的一面也逐渐都浮出水面了。北方boy再也不是那个天真热情的乡下男孩,而王者也不再是那个碾压众生的王者了。

王者几乎带着哽咽回忆这段往事,可以看出,不仅外界对他有着超高期盼,他自己也要求超高。于是,在学业和体育双重压力之下心态开始崩坏了,出现了抑郁初症状。看到他说经过每棵树、每个垃圾桶都会想象成Rugby球场,接着去找站位,我想起自己高三狂刷了一段时间物理,那时候随便看到一个物体都会忍不住的去做力的分析,如果物体正好在做圆周运动,再把它想象成处于磁场之中,那简直就是一场大脑狂欢,完全停不下来,有点high爆头的感觉。其实这已经是大脑过载压力过大出现的幻觉了,身体在发出信号,这个状态无法维系了。然而优秀的王者还是一条道走到黑,压力没有得到疏导、倾诉、排解。

漫画boy又出场了,他在Radley时一直不太合群,就用偷偷画漫画来排解压力,从小就是宅男性格。他拿出一些那时候画的手稿,镜头拍到房间其他部分,除了满墙的书之外还有大量的资料纸,堆的到处都是。我猜他在大学工作,才让他的书卷气和灵动感得以很好的保留。

放一张漫画boy在Radley画的漫画,以孩子的标准来说真不错。

镜头转到了Radley乐团,漫画boy在拉大提琴,公爵在练声乐。不得不承认贵公子们得到的教育都超优质,乐器拎出来都是专业水平。公爵语出惊人,因为受不了Radley的各种严格规定,他退学了,转去当地一所普通学校,接着参了军,又因为太辛苦两三个月后就回来了。老公爵毫不留情的指出他自己选的路都没走通,公爵表情依然挺无所谓。

透明boy的A-level成绩不理想,无缘牛津。

回到王者,在最后一学期,他的压力达到顶峰,他说似乎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这是更典型的抑郁了,把自己和周围隔绝开来。片中没有说他A-level考的怎样,估计十分不理想。王者说了一句“生活变得十分艰难”,然后骤然间无法控制,抽泣起来,让人不由得心酸,他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什么。

接着是几个Radley的长镜头,色调灰暗,角度压抑,然后慢慢变成全黑,Radley时代结束,主角们目前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是时候揭开谜底了。

镜头切换到绿树成荫阳光普照的干净步道,和之前的黑暗形成鲜明对比。Playboy出现了,他对Radley的评价还是很正面的,他一直是个乐观积极的人,他说公学能为人生做好很多的准备,只是自己并不适应那种竞争激烈的生活。现在的playboy住在澳大利亚,运营一家莎士比亚剧院,真是文艺。采访者很直接的问他有没有赚到钱,他大笑着说没有。

下面的镜头非常温馨,playboy和两个非常年幼的孩子在海边玩水,晚上给女儿讲故事,估计结婚、要孩子都很晚。他说妻子很漂亮,他是个好父亲,此时的playboy满脸幸福。镜头中他的家普普通通,他也许没法给孩子像他儿时一样的物质条件,但他和孩子们有更多的情感交流。最后,playboy说“itisaboutpersonalchoicesreally”,他活得很通透,知道自己要什么,不受物质羁绊,看得出非常享受生活。

北方boy出场了,在街上大步走着,周围满眼的中文标牌,北方boy进大楼,按电梯,走进了办公室。开放的工作空间,满桌的文件,我嗅到了在外企工作时的酸爽。原来他住在香港,已经在这里24年了,是一家华人船运公司的CEO。

北方boy没有结过婚,多年来都是一个人,他说自己就可以把自己照顾的很好。采访者问是不是照顾的太好了,没有了让其他人走进来的机会,北方boy陷入了长久的沉思,表情有些动容。接下来北方boy说的话更让人动容,他并不是不婚主义者,他甚至每个月都会存一笔以后孩子的学费,幻想着生几个儿子,再送去Radley读书。他对Radley很有感情,因为Radley,乡下男孩有了畅行世界的资本,然而也因为Radley,他不再具备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可谓成也Radley,败也Radley。

紧接着漫画boy的职业也揭晓了,他并不是大学教授,而是一名职业作家,难怪家里到处是书和资料。采访者问挣钱多吗,他谦逊的说还行吧。从家中情况能看出肯定不算差,起码中产,但和他父母当年的经济状况相比那就相去甚远了。

漫画boy有两个孩子,看上去都不到十岁。老婆Lu和他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阶层,在政府救济房长大,大学期间一直打工,外型非常不起眼,甚至有点大妈。但很快就能从她的采访中看出这是一个精力充沛、活泼外向的人,善于表达,善于组织,和漫画boy形成完美互补。Lu一定是家庭的主心骨,漫画boy对他充满溢美之词,看得出生活非常幸福。两人一致决定不会送孩子去寄宿学校,在他们的观念里,如果不懂爱不会爱,没有感情的寄托,出人头地也没意义。他的贵妇妈妈这时在旁边悄悄的补刀“送寄宿确实得花钱啊”,暗示儿子出不起这个钱,儿子只好尴尬得来一句“并不全是钱的问题”,母子俩在对待寄宿学校的态度上还是有分歧的。

下面一个是透明boy,大学毕业后参军,十年后退伍进入企业界,从超市实习生做起,现在是一名投资银行家,为有钱人打理财产,办公地点在伦敦寸土寸金的Mayfair地区。中间还播放了一段他接待客户的情景,一个是西装笔挺的投行人士,看似精英但其实在小心翼翼为客户服务,另一边是眼神充满挑剔和质疑的有钱客户,看似人傻钱多速来的土豪但其实心里倍儿明白,两个人的形象都很有代表性。

透明boy淡淡的说,觉得目前的工作和Radley没什么关系,和漫画boy说法一样。至于他没去成牛津最后读了什么大学,还有是否已婚,这些都没提到。

镜头转到了公爵家的大宅子,公爵和夫人一起来迎接。公爵还是喜欢强调没钱,他现在是一名雕刻家,搞艺术确实潦倒,没挣到啥钱可能是真的。英国政府对贵族宅邸的维护状况是有要求的,每年的维修费是一大笔钱,达不到要求分分钟收回。但通常贵族还有宅邸周围封地农庄等等一系列附加地产,收租和农产品收益都不低,很多头脑灵活的贵族后代还把庄园对外开放,收门票供人游览,举办宴会、婚礼等等。不过确实有很多败家子后代把地产慢慢变卖败光,最后宅子也只能转手。

公爵的大儿子八岁了,令人惊讶的是,尽管从Radley退了学,也认为Radley和自己现在的状态没关系,公爵仍然毫不犹豫要送儿子进寄宿学校,下个学期就要离开家了。公爵在这里用了两个“必须”,看来上寄宿学校这一传统观念在老派贵族群体中是根深蒂固,坚不可摧的。

终于到了令人揪心的王者,本以为他的生活会多么落魄,没想到跟着镜头看他的家,花园绿树茵茵,长廊洒满阳光,屋内整洁温馨。紧接着出现了他的三个孩子,都有着晒成小麦色的皮肤,体态挺拔,漂亮健康,比前几位的孩子都大一些。王者现在是一名儿科医生,住在澳大利亚。这是多么舒适的中产生活啊,王者为什么会显得那么不开心,还强调生活变得非常艰难呢?估计合理的解释只能是王者实在太好强,对自己要求太高了。

接着是王者的老婆,这个语速稳定,笑声爽朗的女人没说几句话,就让人明白她才是那个最终治愈王者的解药,如果没有她,王者也许还是深陷情绪的泥潭。她对王者评价很高,王者深情的看着她,眼神中都是自豪、感动、甚至依赖。

影片的最后,王者重回Radley,一切都还是原来的样子,他感慨“It’sjustaschool”,看起来,他真的与过去和解了。

影片戛然而止,三十多年的人生变化在一个小时内就看完了。寄宿学校,或者说精英教育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影片没有讨论,留白给了观众。男孩们的性格一定是或多或少的被寄宿学校塑造了,人生轨迹在悄然中发生了改变。从世俗角度看,除了北方boy,其他男孩都只是勉强维持住了父母的阶层,或者下降了一个阶层,而衣食无忧的北方boy生活中有着巨大的遗憾,也很难说多么成功。但抛开物质层面,男孩们精神层面都算是丰富,在知天命的年纪都还富有闯劲,对人生充满着希望。

精英教育没法保障一个美好的未来,最终影响我们命运的还是性格和习惯。也许就像王者说的,“这只是一所学校”。

识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ouerhuana.com/hehry/81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猴耳环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