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热林所组织召开了年12月到期的中国林科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结题验收会。专家组由来自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林科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州中棠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组成。会上,项目负责人分别从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工作进展、经费使用情况、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以及后续工作展望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专家组听取汇报并审阅了验收材料,根据任务书考核内容和指标,结合实际研究内容,认真考评了结题项目,经过质询讨论、综合评议,同意4个项目通过验收,1个项目延期验收,并认定“氮沉降梯度下森林土壤碳氮转化及微生物调控”和“珍贵树种林下食药用菌栽培研究”2个项目为优秀。“氮沉降梯度下森林土壤碳氮转化及微生物调控”项目建立了“广州—珠三角(半红树林)—韶关—海南”自然氮沉降梯度下的热带亚热带森林土壤区域监测样地系统;阐明了随着自然氮沉强度的增加,热带森林土壤碳氮养分固持能力减弱,N2O、CH4和CO2排放量呈增加趋势,碳氮转化格局由较“保守”变为“开放”;揭示了自然氮沉降背景下土壤真菌和古菌群落结构分布是影响氮转化和碳转化的关键因子;探究了土壤微生物及植被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机制,表明森林优势物种可通过与土壤特定固氮微生物类群形成稳定的互作关系而适应大气氮沉降增加及其引起的环境变化;发表论文5篇,其中SCI论文4篇。“热带及南亚热带人工林树种良种选育研究”项目新收集黑木相思、黄檀属、土沉香、坡垒、猴耳环5个树种15个种源个家系,在11地点建立种质资源保存(圃/种子园/家系及杂种测定林)林31hm2,保存种质个家系;获得米老排、木麻黄等杂交组合53个,筛选出桉树等6个树种优良家系45个;选择出桉树、相思、米老排、西南桦、木麻黄等抗逆优良种质(单株)份,通过测定和扩繁获优良无性系12个,平均单株蓄积比对照提高15%;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得林木良种2个;发表论文5篇,其中SCI论文1篇;通过审定标准2个,其中行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1项;培养研究生2名。“珍贵树种林下食药用菌栽培研究”项目调查了珍贵树种林区小气候环境,收集食用菌菌种种,在大红酸枝、印度檀香、棕榈、降香黄檀林下开展了灵芝、竹荪、香菇、黑皮鸡枞和大球盖菇等食药用菌栽培研究,提出了林下不同菌种四季混合经营种植模式,优化了林下栽培关键技术;在阳江市建立林下食用菌示范基地余亩,并在广州市、肇庆市、韶关市进行了推广示范;申请发明专利3项,发表SCI论文1篇。“火力楠组培快繁与无性系繁育技术研究”项目突破了郁闭林分内火力楠外植体毛多杂菌多、难消毒的技术瓶颈,外植体消毒成功率65%以上,最高成功率达98%;研制出丛芽诱导培养基、高效增殖培养基,实现9个无性系增殖倍数2.5倍以上;研制出生根诱导培养基,提出适宜光质培养条件,实现3个优良无性系组培诱导瓶苗生根成功,最高生根率达90%以上;生产火力楠优良无性系瓶苗2.1万株,提出适宜火力楠无性系移植方法,火力楠移植成活率达90%以上;发表论文1篇,申请专利2项。中国林科院科技处处长王军辉,热林所副所长陆钊华、科技处负责人,各项目负责人及相关科研人员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ouerhuana.com/hehxw/7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