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猴耳环 > 猴耳环用法 > 正文 > 正文

中医少年丨身体的ldquo火rd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21 11:16:48
北京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该音频已在喜马拉雅发布,可搜索“掌上扁圣”账号收听

扁圣书院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

上一节课我们讲了祛寒、祛暑的3个方剂,留的课后题大家还记得吗?

祛暑/寒之剂课后思考题1、实脾饮治疗的水湿类型属于?答案:阴水2、人体最容易受燥邪所伤的脏器是?答案:肺胃3、《沙参麦冬饮》出自历史上的哪位名医?促使他放弃科考学医的动力是什么?答案:吴鞠通,父亲和侄子因病离世,促使他放弃科考,精研医术,最终成为历史上的温病大家。

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的是五大泻火阵法。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上火”这个词。一般当出现口腔溃疡、眼睛红眼屎多、额头上起痘痘、大便干燥等等症状,都会被老百姓定义为“上火了”,这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人体内的热象,根据严重程度,可以分成温、热、火三个阶段,温盛为热,热极为火。热的程度越严重,时间越久,对我们体内的消耗和损害就越大,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把它泻掉呢?

同学们可以联想一下,在家里煮饭时一不小心煮干了,厨房里浓烟滚滚,这时候我们怎么办呢?是不是应该关掉灶头,往锅里浇一瓢水,同时打开抽油烟机把浓烟排掉?中医所讲的清热、凉血、生津、解毒等泻火方法,就类似于这个原理。

接下来我们结合具体的工作场景,再进行详细分析。

01

凉膈散

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

竹叶蜜煎疗膈上中焦燥实服之消

这个阵法出自宋代的国家医药公司:太平惠民和剂局。它的主战场在题目中已经点明了,就是我们的胸膈部位。

胸膈位于上焦和中焦之间,上有心肺,下接肠胃,当肺部的郁热,胃部的积热同时存在时,很容易联起手来,在胸膈部位形成火光冲天的“火牛阵”。胸肺肠胃间的津液被烤干,人就会出现烦躁口干、口舌生疮、面赤唇干、咽喉疼痛、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等症状,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请出凉膈散,来解救被火邪煎熬的上中二焦。

凉膈散阵法中选用的都是寒性药的“代表人物”:

连翘。头部尖翘,能够像利剑一样刺穿抱团的热邪。它质地清轻,善于行走人体上焦,非常适合宣散心胸的热邪,所以重用它来作为这个阵法的统帅。

黄芩也是上焦热邪的常用药,但是它是从地下挖出来的根茎,质地比较重浊,药势是从上往下走,就像一盆冷雨,兜头把肺部热邪冲刷下去。

栀子管得比较宽,上中下三焦的热邪都在它的清泻能力范围之内,并且还善于引热下行。

大黄、芒硝,一个像冲马桶的水,一个像软化清洁剂,它俩联手把脾胃当中的残渣燥结清理冲刷得干干净净。

薄荷和竹叶,质地都比较轻,气势往上焦走,一个解郁,一个除烦,胸膈部浮游的热邪和郁积的烦躁就失去了作乱的土壤。

甘草和白蜜益胃生津,还能够缓和芒硝、大黄的峻猛之力。

这几味药合用,既能清除胸膈以上无形的郁热,也能清泻胸膈以下有形的积热,清上和泻下并行,迅速实现泻火凉膈的目的。

02

清胃散

清胃散用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全

或益石膏平胃热口疮吐衄及牙宣

这个阵法也是在题目中点明了主战场:脾胃。

我们形容一个人除了吃喝别无长处的时候,经常会用到一个词:酒囊饭袋。其实我们的胃,就承担了这样的功能。它就像一个囊或袋子,把吃进去的食物暂时储放起来,等待脾来运化。

当这个胃的主人非常爱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爱喝酒,吃高糖高油脂的食物,就会以高热的形式对胃进行持续性的炙烤和刺激,热邪积累到一定程度,不但会损坏胃部功能,形成胃疼、胃部炎症等不适,还会热烘烘臭烘烘地往上走,以口气热臭,牙疼,舌红苔黄等症状表现出来。由于阳明胃经还从头面部经过,所以胃火上攻还经常会表现出头疼的症状。这时候摸一摸脉搏,会出现珠子一样的滑脉,并且速度比较快。

清胃散,就是专为解决胃部积热问题设计出来的。它用到的一共是黄连、升麻、当归、生地黄、牡丹皮五位中药成员。

其中,黄连味道苦寒,它在泻火界的江湖地位,就和武侠小说中的“东邪西毒”一般响亮,尤其善于清除中焦的火热,所以被选为清胃散的阵法统帅。但一味地苦寒沉降还不够,就像我们开头讲的,锅灶烧出浓烟来了,光关火不行,还得打开抽油烟机从上面把郁热和烟雾抽出去,升麻就好比这台抽油烟机,因为它的药性上升,还能把凉药的清降作用引到头面部的阳明经,让在头面部搞破坏的胃火灰溜溜地逃窜下去。生地黄和牡丹皮都是滋阴凉血的,就像给快要熬干的锅里加了一瓢凉水,让焦干缺水的状态得到有效缓解。当归呢善于养血和血,能够促进血液健康周流,帮助受伤之后的身体快速恢复元气。

如果胃热严重,出现口疮、吐衄、牙龈萎缩、牙周出血等症状,还可以加入另一员“平热大将军”——石膏。石膏又叫白虎,有一股秋凉的肃杀之气,是清阳明大热的专药、猛药。它的助阵,可以让清胃散的威力如虎添翼,所向披靡。

03

导赤散

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攻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

很多同学都听过一句俗语:“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最早说这句话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儿科医生,也是咱们山东老乡,山东东平县人钱乙。钱乙出生在中医世家,一生行医口碑非常好,专研儿科并且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著名的六味地黄丸,最早就是钱乙为治疗小儿“五迟”之症制作的。他写了一本《小儿药证直诀》,被称为我国最早的儿科专著。

导赤散这个阵法,就是出自这本《小儿药证直诀》。

为什么叫做导散呢?因为中医认为赤色是南方火之色,入通于心。所以在这里指代心经的热邪。心火上炎之后,人往往会出现心胸烦热,脸色发红、口舌生疮等问题,如果是小孩的话,观察他睡着之后,会发现口中呼出的气比较热,喜欢脸朝下睡,爱咬牙。心火灼烤阴液,还会表现出口渴、想喝冷饮等等。由于心和小肠是表里关系,心火下移到小肠时,还会伴随小便黄赤、排尿刺痛等症状。

导赤散的阵法原理,就是把心火从小便导出去。由于面对的群体是小孩子,它的组方非常简单,只有四味药:生地黄、木通、甘草梢和竹叶。用量也比较小,四味药的职能也是安排的明明白白:木通苦寒,上清心经火,下导小肠热;生地黄滋阴凉血,可以补充被火烤干的阴液;竹叶清心气、利水除烦。甘草梢能够清热解毒,常被用来消除尿道疼痛,并能调和诸药。这四味药合用,能够加快尿液代谢,把心经和小肠的火从小便顺利排出去,由心经郁热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自然就痊愈了。

04

玉女煎

玉女煎中地膝兼石膏知母麦冬全

阴虚胃火牙疼效去膝地生温热痊

玉女煎阵法的主要作用是清胃泄火、滋阴增液。

它用到的中药成员一共是五位,组方智慧可谓既简单又精妙:石膏是平热大将军,也是胃经的专药,能一举降伏阳明火邪。知母药如其名,像慈母的一片苦心,也是清凉泻火之药,能够对石膏起到有力的辅佐作用。熟地黄补充肾水,麦门冬补充肺胃津液,它们就像一瓢清凉的水浇进被火煎熬中的人体,从大环境上改变焦渴的状态。牛膝牛膝,药力是往膝下走的,它在这里的作用是把药力和火邪往下引导,避免火邪向头面部的攻冲和破坏。通过这五味药的联手作战,就可以解决胃火盛、肾阴虚所导致的牙周炎、口腔溃疡、糖尿病等问题。

同学们听到这里可能会问了,诶,这和前面的清胃散听起来怎么这么像?是的,这两个阵法都可以清胃泄火。但是清胃散专攻清胃泻火、解毒散瘀,主治胃火炽盛引发的牙疼、牙宣等症状。玉女煎清胃热的同时还能滋补肾阴,属于清润之剂,主治胃火旺、肾水不足引起的牙疼、牙宣。

很多同学可能还要问一个问题:这个阵法中并没有叫玉女的这味药,它的创始人张景岳是个男的,也和玉女没什么关系,为什么用玉女煎来命名呢?关于这个名字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一种是古代道家称肾为“玉女”,这个组方能滋补肾水,所以叫做玉女煎;第二种说法是,观音菩萨身边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童叫金童,手持净瓶,女童叫玉女,手持柳枝。观音菩萨用柳枝沾水洒在大地上,大地就会清凉滋润,所以用玉女煎来比喻滋阴降火的力量。第三种说法是玉女煎中的统帅石膏颜白如玉,状如玉女。

综合来看,这个组方既能补充肾水不足,又能泻胃火,就像观音大士用柳枝蘸净瓶水普洒大地一样,让阴虚火亢的症状迅速平熄下来,所以叫做玉女煎。

05

清瘟败毒饮

清瘟败毒地连芩丹石栀甘竹叶寻

犀角玄翘知芍桔瘟邪泻毒亦滋阴

前面的四个阵法要么主攻胸膈,要么主攻胃经,要么是心经,都是局部作战,清瘟败毒饮就不一样了,它打的是一场全面大战。

因为它面对已经不仅仅是一两个脏腑,而是人体十二经的火邪。也可以说,所有表现出头痛、大热烦躁,口渴、干呕,发斑、吐衄,昏狂谵语,舌头酱紫,嘴唇干焦,脉搏沉数等等的火热实症,都在它的作用范围。

清瘟败毒饮以石膏为统帅,充分体现了“擒贼先擒王”的智慧。因为人体所有的火邪,以阳明胃经最盛,石膏直入胃经,与知母联手把阳明胃经这个“火王”给擒住了,其他的火邪就如同一盘散沙,比较容易对付了。黄连、黄芩、栀子合力,泻三焦实火;犀角、牡丹皮、生地黄、赤芍药专门凉血解毒化瘀;竹叶清心除烦,导热下行;连翘、玄参,桔梗,甘草,打开咽喉把热邪透出去。甘草同时还能调和诸药,平和胃气。这些药合用,既能清除气分之火,也能凉血分的热,是治疗气血两燔的一个主要阵法。

清瘟败毒饮自问世以来,一直被广泛用于防治瘟疫,是古代治疗瘟疫的十大名方之一。现代临床也常用于治疗流行性乙脑、脑脊髓膜炎、败血症和其他重度感染性疾病。在年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治疗重症的方子就是从清瘟败毒饮化裁出来的。

但它适合疾病处于正邪交争极致状态下使用,平时阳虚、脾胃虚弱的患者,则不宜使用此方。

课后复习题

同学们,泻火之剂的五大阵法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再给大家留几道复习题:

1、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第一本儿科专著,由李东垣所写。

B《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第一本儿科专著,由钱乙所写。

C六味地黄丸是由我国著名医家张仲景研制的。

D六味地黄丸是由我国著名医家李东垣研制的。

2、对于新冠肺炎重症,症状表现为一派实热,平时身体又比较康健的患者,可以采用下列哪味汤头来进行治疗?

A、清胃散

B、凉膈散

C、玉女煎

D、清瘟败毒饮

3、思考题:结合中医的治病思路联想一下,为什么本章节的题目是“泻火之剂“而不是“灭火之剂”呢?

扁圣书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ouerhuana.com/hehyf/8741.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猴耳环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