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宝宝们做辅食的时候,妈妈都会非常用心,不仅要美观诱人,还要美味可口。根据我们大人的口味,而想要饭菜好吃,就免不了使用一些调料,那么在孩子的食物中,是不是也要加些调料呢?
一、爱加盐,宝宝竟然肾衰竭如果早知道孩子会如此,李妈妈(化名)肯定不会在孩子的食物中加盐了。
前两天,李妈妈发现自己才1岁的孩子莫名发起了高烧,而且什么都不想吃,反复呕吐,并且21小时都不见他小便。
李妈妈医院,医生诊断发现:这个1岁的孩子竟然患上了肾衰竭,情况非常危急。好在经过医生的全力治疗,孩子终于化险为夷,目前也在康复中。
那么为什么孩子才1岁,就出现肾衰竭的情况呢?
原来是李妈妈担心孩子的辅食太淡,于是就经常在其中加盐,没想到这一加就直接导致孩子盐摄入量过多,并且因此出现了肾衰竭的情况。
营养专家表示:
不足6个月的孩子,每天盐的摄入量只有0.5g,而儿童每天不能超过3g,至于成人也只能摄入6g。
虽然盐是日常的必需品,不吃会没有力气,但是吃太多会加重肾脏、心脏等器官的负担,所以现如今都建议大家低钠少盐。
二、宝宝吃盐不当,危害很大盐是人体每天必须摄入的一种元素。当宝宝开始辅食的时候,很多的妈妈就会问,宝宝的辅食里面要不要加盐?其实宝宝的消化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宝宝过早吃盐是有一定的危害的。
过早吃盐
因为钠在体内大多是通过肾脏代谢的,少部分可以通过汗液排出体外,宝宝的肾脏还没有发育完全,无法处理摄入到体内的过多盐分,这样会对宝宝的肾脏造成很大的压力,甚至造成伤害。而且,钠在体内的含量还可以直观地影响血压,钠过多会使血压升高,宝宝的食物中过早的添加了盐,会使宝宝未来患有高血压的几率大大的提升。
吃盐过多
宝宝容易感冒,宝宝的抵抗能力非常弱,吃盐会引起宝宝唾液分泌过少,细菌吸附在宝宝的呼吸道上。同时盐具有渗透作用,可以杀死正常细菌,使病菌乘机“兴风作浪”,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吃盐不当
容易让身体的钠离子的浓度过高,影响钙的吸收,阻碍宝宝成为“长腿欧巴”,影响身高。
三、如何降低盐对宝宝威胁一般来说,我们不建议给1岁以内小宝宝的辅食中额外加盐,1岁以后,可以根据宝宝的接受情况,少量加盐。
其实,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来说,保持原始食物味道不会影响进食,而且母乳、配方粉、米粉等食物中都有钠,宝宝体内不会缺钠。
等到宝宝1岁后,如果他对原味食物并不抗拒,同样不需要额外加盐;如果宝宝开始对咸味食物感兴趣,那么可以在宝宝的饭菜中少量加盐进行调味,当然,若这时宝宝已经开始尝试大人的饭菜,为了宝宝和家人的健康,也要尽量保持清淡饮食。
经常有妈妈们来问:
小编,宝宝已经1岁2个月了,能不能让宝宝吃我们大人吃的饭啊?
我感觉辅食和我们大人吃的饭也没什么差别,能不能让宝宝吃呢?
四、提防那些隐形盐除了给孩子做饭时少放盐,家长和月嫂也要注意一些含盐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在一些儿童饼干、海苔中都含有各种盐,如果吃太多会对孩子的健康不利。
所以在给孩子购买食物的时候,要仔细看清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尽量选择低盐低钠的食物。
五、警惕这些“盐”酱菜类:榨菜、咸菜、腐乳、黄酱、甜面酱、辣酱、豆瓣酱等都含有很多食盐成分。
加工肉制品类:香肠、火腿、熏肉、腊肉等,在加工过程中都要添加很多食盐。
零食类:话梅、肉干、海苔、薯片、膨化食品是很多宝宝的最爱,但是其中食盐的含量很高。
调味品类:鸡精的主要成分是核苷酸二钠,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这两种物质都属于钠盐,摄入过多会造成和吃盐过多同样的危害。酱油中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也就是食盐。此外,汤料、沙拉酱、咖喱卤等也添加了不少食盐。
快餐类:汉堡、比萨、炸鸡、炸薯条等都是按成人的口味调节咸度的,食盐含量超过了宝宝的需要量。
其他:奶酪尤其是再制奶酪,含有一定量的盐。苏打饼干除了因调味需要添加的食盐外,还含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也是钠盐。
—————TheEnd—————
本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ouerhuana.com/hehry/9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