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猴耳环 > 猴耳环性味 > 正文 > 正文

中华医药抗击疫情守护一方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0/19 17:35:33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便宜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401/4601362.html

合集:央视特别节目《中华医药抗击疫情》

作者/央视

中华医药,民族瑰宝千年良方,护佑苍生国医大家,济世仁心力抗新冠,全力以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邀请中央指导组专家刘清泉国医大师薛伯寿、晁恩祥等50余位权威专家和身处一线的医护人员共同讲述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抗击疫情的故事3月2日至3月6日每天19:58CCTV4连续播出五集抗击新冠肺炎特别节目《中华医药抗击疫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中央和各地采取了全方位救治和防扩散措施,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防控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救助病患的过程中,广大医务人员一直不懈地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式和药物,其中就包括了中医药的治疗手段。3月2日起,CCTV4播出五集抗击新冠肺炎特别节目《中华医药抗击疫情》,一起来看讲述了什么内容。

第一集《清肺排毒汤—古方新用显身手》邀请国医大师薛伯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急专项“清肺排毒汤”专家组组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伟,山西省新冠肺炎中医专家组组长、山医院院长李廷荃等专家,解读清肺排毒汤如何在新冠肺炎治疗中发挥作用,聚焦清肺排毒汤在疫情救治一线使用的具体情况等。

第二集《湖北保卫战中医全力以赴》连线第二批国家中医医疗队队长、医院副院长张忠德,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上海队的领队、医院管理处处长刘华,首都医科医院院长刘清泉等,聚焦奋战在疫情最前线的中医药医务工作者的故事。

第三集《早介入重防控中医战“疫”见成效》,邀请了国医大师、医院中医内科专业首席专家晁恩祥,医院中医科主任谭行华,浙江省疫情防控高级别专家组专家范永升等专家,讲述中医药治疗在新冠肺炎救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CCTV-4中华医药抗击疫情-6()

第四集《悬壶抗疫有中医》邀请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医院主任医师刘剑锋,现场连线了河南省医院副院长娄爱枝、甘医院副院长张志明等,讲述中国历史上中医药对抗疫病的经典故事,展现河南、甘肃、江西等省传承中医药古老智慧,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手段的优势,将其应用于新冠肺炎救治一线,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第五集《北京战“疫”共盼春来》邀请了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现场先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主任王宪波、首都国医名师姜良铎、国医大师金世元等,讲述了北京抗击疫情救治一线鲜为人知的故事。

视频来源:CCTV4

02

医护零感染,医院4例新冠肺炎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作者/河南中医药

年2月18日下午,医院第4例“新冠肺炎”患者张某某康复出院,一支由医院业务院长沈永军指挥,治疗组组长娄爱枝和感染科主任汤英带头组织的专业医疗梯队秉持初心、勇于担当,奋战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打赢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一战。

业务院长沈永军接受记者采访//

医院感染科主任防护治疗纪实

//

汤英:自年1月21日以来,我院先后确诊“新冠肺炎”病例4人,均在第一时间用上中药汤剂,截至到年2月18日,4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全院上千名职工无1人感染。医院,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初步总结有以下体会和感悟,分享给大家:

1

用中医方法保存战斗力、提升战斗力

对于怎样保护医护不被感染,那就是全院所有人员都喝中药,院长免费提供,发放到科室,落实到个人,必须喝。评估被感染的风险程度不同配方不同。

1.行政和后勤人员,外科及一般内科工作人员,他们或者不直接接触患者,或者不直接接触发热患者,所以,他们只需要提升胸阳,让阳气充足,外邪不可干,用“甘草干姜汤”。

2.对于发热门诊、急诊科以及普通发热病区的医护人员,他们直接接诊到外地返乡发热患者,所以需要加强防护,在“甘草干姜汤”的基础上,再给予“桂枝汤”加茯苓、白术。调节阴阳平衡,去除体内湿气,让他们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就不容易被感染。

3.感染病区的医护人员,因为长期与病人打交道,且有近距离接触,所以更要加强药力。在上面两个方子的基础上:

(1)给予清肺的药物“射干麻黄汤”。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这边冬天很冷,肺内易有水饮;冬天不怎么冷的地区,夏季到处都是空调,当从外边很热的地方直接进到很凉的空调间时,也会导致肺内水饮的产生,清除肺内水饮,让肺内血液循环通畅。

(2)如果医护人员有人咽干立即给予“葛根汤”加茯苓、白术。

(3)医院规定半月轮岗,但是后期大家体力还是透支,这个时候就给予大家服用“茯苓四逆汤”,增强医护人员阳气体力。

4.在门诊大厅、感染科病区、发热门诊点燃艾条,进行空气消毒,同时温脉助阳。

治疗组组长娄爱枝接受记者采访2

排兵布阵,“快、狠、“准”三招制敌

依据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瘟疫能快速损坏三阳而进入三阴,一再强调要"快、狠、准",防御于未发,方能掌握主动。

为什么要快,怎样做到快?我们了解到,过去的瘟疫出现时,患者的病情变化极快,染上的人有可能死在投医的路上,大片的村庄人烟不复存在。这次新冠肺炎具有相似的特点,传染的速度快,病人的病情恶化也快,不少青壮年也挡不住病毒的侵袭。所以,治疗瘟疫必须快,只有快,才能截住病势,才能挡住中医认为的“病邪入里为虐”。为做到“快”,医院立即完善南院中药房,安排药房人员时刻待命准备煎药。后来就把常用必须及时用的药提前煎好,各备5付放在护士站,只要病情需要,随手就让病人喝上了。

感染科主任汤英接受记者采访

为什么要“狠”,咋样才能“狠”?就是说用药要猛,因为疾病进展快,必须用猛药,要快速控制住疾病的进展。就像搏斗一样,一招制敌。所以我们用麻黄,石膏,半夏,泽漆,生附子等等一些药力强的猛药。

为什么要“准”,咋样“准”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用药准;二是时机准,分析判断下一步疾病的进展,提前下手,这里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治病防变”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1.体温在37.8℃以上,就给予“大青龙汤”,而不是等到高烧才用。之后,要根据发热的程度不同,采取4小时服药一次、5小时服药一次、6小时服药一次、8小时服药一次等不同的服药方式。

“大青龙汤”是医圣张仲景创立的经典方剂,记载于《伤寒论》里,此方是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瘟疫流行的首选方:麻黄宣肺,肺主皮毛,麻黄可保证肺气与皮肤毛孔的通道畅通;杏仁补充心肺的津液,石膏凉肺护肺,不让肺被灼闷伤,桂姜枣加强胃气,炙甘草缓和心脏跳动速度。

此方所有药物所用的药量,依据病情病人来调整。瘟疫病情猛,入里迅速,故麻黄量要大,方能快速阻挡,同时保证肺与皮毛间的通道畅通。石膏则要依据病程和体温来调整,病程久或体温高,则量要大;病程短或体温不是很高,则量减。

2.如果在37.8℃以下就给予葛根汤加茯苓、白术。

3.如果胸部影像学没有改变,就加用“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汤”出自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能够预防及阻止肺内水饮产生;也就是现在医学所说肺内炎症渗出的导致肺水肿,肺内炎症浸润。

4.如果入院时就有胸部影像学改变,就立即给予“泽漆汤”及“茯苓四逆汤”,“泽漆汤”和“茯苓四逆汤”也是医圣张仲景创立的经典名方。这个时候再用“射干麻黄汤”力量就不足了,用“泽漆汤”强力去除肺内水饮、痰饮;同时还要加强心脏的力量提振阳气,给予“茯苓四逆汤”。

5.如果病人咳嗽声音重浊,其实就是大气管出现了痰饮,就加用“千金苇茎汤”,“千金苇茎汤”是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记载的方剂。

6.如果病人出现刺激性干咳,就是隔间有水饮产生,加用“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

7.如果病人有上热下寒的情况出现,就适当加用炮附子温下焦,当肾阳充足时才能够很好的纳气。

8.当病人有恶心时,就是疾病已经进入少阳,给予“小柴胡汤”加减。

3

与时俱进,经方活用

从我院治疗新冠肺炎所用的方剂来看,无论是预防所用“葛根汤”、“桂枝汤”和“甘草干姜汤”,还是治疗时所用的“大青龙汤”、“泽漆汤”、“茯苓四逆汤”、“射干麻黄汤”、“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小柴胡汤”和“千金苇茎汤”,9个方剂出自汉代医圣张仲景,1个出自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应用时既使用中医传统的思维方法,又借助现代医学影像学的检查手段。

4

无私奉献,彰显大爱

医院在进行大胆探索、取得初步经验的之后,毫不保留把中医药诊疗新冠肺炎的做法原原本本地向全国医疗机构公开,供大家借鉴参考。

5

疗效明显,有目共睹

收治的4例确诊病例以中医药方法为主全部治愈,住院时间为11天至15天。

案例一:患者,耿某某,女,38岁,长期在武汉居住。以“咽痛5天,咽痒、咳嗽、发热半天。”主诉:于.01.21日入院,入院体温38.5℃,给予大青龙汤口服,当天晚上体温恢复正常。-01-24日查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阴影,给予茯苓四逆汤加泽漆汤,3天后咳嗽明显缓解。01-25日核酸检测阳性,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于01-31日及02-02日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患者体温正常9天,呼吸道症状明显缓解,肺部CT明显吸收,经市专家会诊后,给予解除隔离出院。

第一例患者出院

案例二:刘某某,男,39岁,长期武汉居住。以“发热、鼻塞、头晕2天。”主诉:于-01-:42入院。入院体温最高37.3℃,给予葛根汤口服应用。患者反复发热,最高38.2℃,01-26改为大青龙汤,给予改方为泽漆汤,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患者02-01日出现恶心不适,加服小柴胡汤加减,一天后缓解。02-04患者诉咳嗽、咽痒,调整为苓甘五味将辛半夏汤加泽漆汤应用,当天咳嗽、咽痒缓解。02-08日核酸检测阴性及间隔24小时复测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患者体温正常10天,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CT明显吸收,经市专家会诊后,给予解除隔离出院。

第二例患者出院

案例三:张某,男,38岁,以“咳嗽10天,伴发热半天”为主诉于-01-:22入院。入院体温38.6℃,给予大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加白术茯苓应用。考虑患者胸部CT有炎症渗出,体温反复,于01-30射干麻黄汤加白术茯苓改为茯苓四逆泽漆汤。患者思虑过多,睡眠不好于01-30给予酸枣仁汤,之后睡眠正常。02-05日胸闷加重,体温最高39.2℃,改为射干麻黄汤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石膏凉肺,葶苈子,胆南星等化痰药物,6号胸闷明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患者于02-13体温持续6天正常,症状缓解出院,并给予小柴胡汤与酸枣仁汤护肝养肝巩固治疗,经市专家会诊后,给予解除隔离出院。

第三例患者出院

案例四:张某某,女,49岁,以“发热、乏力4天。”为主诉于-01-:22入院,最高体温37.8℃,给予大青龙汤应用,患者拒绝中药,不按时服药。02-03日反复发热,最高38.5℃,胸部CT提示双肺炎症,较入院明显加重。02-04日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再次动员患者接受中药,给予大青龙汤,茯苓四逆加泽漆汤。患者02-05体温逐渐变为低热,随后患者体温逐渐正常,症状缓解,复查胸部CT炎症逐渐吸收。患者于02-15与02-17两次核酸检测均阴性,患者连续9天体温正常,症状缓解,02-15日胸部CT双肺炎症明显吸收,经市专家会诊后,给予解除隔离出院。

第四例患者出院

0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病例医案

作者/记录中医-岐黄子

医案:“清”“透”之法,郁热得除

程某,女,34岁某家具城职员。既往体健。

患者于年1月27日外出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5C,畏寒,偶有咳嗽,少许气短,无明显乏力及全身肌肉疼痛等不适。患者予自行隔离5天后无发热,偶有咳嗽,医院就诊,行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予隔离治疗,14天后出院。2月18医院复查,行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于年2月20医院。现无发热,少许咽痒,偶有咳嗽,活动后气短等。

入院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入院血常规基本正常。胸部CT提示双肺未见明显肺炎现象(图2-2-1)。

图2-2-1年2月20日胸部CT

患者神清,精神略疲倦,无发热,偶有咽痒,咳嗽不显,口渴,活动后少许气短,少许汗出,无胸闷痛,纳差,眠可,二便调。面色淡红,腹软,无明显胀软或压痛。未予吸氧下血氧饱和度98%,静息心率次/min。舌淡红,苔白微腻(图2-2-2),右脉浮数,左脉迟弦。

病机诊断:邪毒犯肺郁热。

治则治法:解毒泄热,宣肺平喘。

处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麻黄8g,石膏30g,生意苡仁30g,苍术15g,葶苈子15g,葛根20g,淡豆豉15g,藿香15g,桃仁10g,北杏仁10g,神曲15g。

服法:颗粒剂冲服,一剂分早晚2次,热水冲服。

2月22日三诊:患者神清,精神好转,无发热,咽痒较前好转,咳嗽不显,口渴,少许汗出,活动后有气短感,无胸闷痛,未予吸氧,血氧饱和度98%,纳稍改善,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白微腻,右脉弦,左脉迟弦。

处理:效不更方,守方续服。

2月28日九诊:患者精神明显好转,无发热,咽痒消失,无咳嗽,口渴明显改善,无明显活动后气短感,胃纳好转,无明显汗出,无明显自觉不适。舌淡红,苔转薄白(图2-2-3),双脉弦。心率稳定于65~-75次/min。复查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

处理:症状已消,予停服。

(1)特点:本案例患者早期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病程虽较长,但患者仍有表邪未解、邪热伤正之象,故临证所见为精神疲倦、咽痒、咳嗽不显、口渴、气短

及脉浮数等表里同病之征。

(2)病机分析:患者年轻女性,受疫戾邪气侵袭而染病,起病时发热畏寒为正邪交争,未予药石干预,拖延时日,邪渐正伤,表邪未尽,内有邪热,正气损伤,故精神疲倦、咽痒、咳嗽不显、口渴、气短;脉浮数为有表邪故然,予辨证为邪毒犯肺郁热。

(3)理论溯源:患者早期感受疫毒,影像学虽无肺炎表现,但患者仍有咳嗽等疫毒犯肺表现,为邪毒犯肺,仍需“清”和“透”以祛邪外出。麻杏石甘汤原载于《伤寒论》,是“清”和“透”法代表方。

(4)临证启发:肺热郁闭在里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最重要的病机,容易发展成肺部实变或危重型,部分轻症患者虽无肺部影像学表现,但已有肺气郁闭之表现。麻杏石甘汤中麻黄可开表散寒,使肺热得以外透,石膏清泄肺热;佐以杏仁宣利肺气。该方可清透肺热,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自可转阴。

(陈亚辉)

-END-

04

清肺排毒汤

清肺排毒汤是当前公认的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疗效肯定的中药方剂,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全国推广的有效方剂。——中国中医医药官方报

方药组成

麻黄9g,炙甘草6g,杏仁9g,生石膏15~30g(先煎),桂枝9g,泽泻9g,猪苓9g,白术9g、茯苓15g,柴胡16g,黄芩6g,姜半夏9g,生姜9g,紫菀9g,冬花9g,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陈皮6g,藿香9g。以上21味中药饮片,水煎服,每天1剂,早晚两次,饭后40分钟温服。如有条件,服药后可加服米汤半碗至一碗。3剂药一个疗程。石膏用量随发热情况加减。

方剂来源

本方剂来源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共计21味中药,可看成麻杏石甘汤、五苓散、小柴胡汤、射干麻黄汤4个经方组成,也可看成为8个经方组成,即除上面4个经方外,还内含厚朴麻黄汤、小青龙加石膏汤、越婢加半夏汤、苓桂术甘汤。其中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和五苓散出自《伤寒论》,余5方出自《金匮要略》。

麻杏石甘汤:《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以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清代柯琴在其《伤寒来苏集》中校勘为:“无汗而喘,大热者”为佳。本方宣肺清热,止咳平喘。用于外感发热或高热,咳喘气急者。

小柴胡汤:《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方以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能和解少阳,退热止呕,用于伤寒少阳证之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厌食喜呕,口苦咽干者。

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方以射干、麻黄、生姜、细辛、紫菀、款冬花、五味子、大枣、半夏。能宣肺散寒,除痰下气。用于咳而上气,咳痰不利,喉中水鸡声者。

厚朴麻黄汤:《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方以厚朴、麻黄、半夏、五味子、细辛、干姜、杏仁、石膏、小麦。能止咳平喘,散饮降逆。用于咳嗽喘逆,胸满烦躁,咽喉不利。

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方以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石膏。能散寒解表,温化寒饮,兼清郁热。用于咳嗽气喘,烦躁心悸,并见风寒表证者。

越婢加半夏汤:《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方以麻黄、石膏、生姜、大枣、甘草、半夏。能宣肺泄热,降气平喘,化饮祛痰。用于外感风热,水饮内作之咳嗽上气者。

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方以茯苓、桂枝、白术、甘草。能温阳化饮,健脾利水。用于痰饮内停,气机不利,所致胸胁胀满,气逆目眩者。

五苓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方以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能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用于太阳腑证蓄水证,症见外有表证,内停水湿,水入即吐。

方药分析

清肺排毒汤从功效上讲,突出内外兼治的原则,即外治邪毒之气,又内祛痰湿之邪,兼顾护阳气。外治邪毒时,其以麻杏石甘汤宣清,小柴胡汤和解,配以射干麻黄汤加减以排毒退热,既可清热毒又能祛寒毒,以清热毒为主,一箭双雕,确为上乘至妙之法。治内方面,因有痰饮湿邪内停,脾阳中气不运,气机升降被遏,致咳喘气逆不舒,心烦呕恶不止。方中以苓桂术甘汤、五苓散温阳化气、利水祛湿,且佐白术、桂枝,健脾补气之中尚有温补肾阳之力,使阳气得充,水湿乃除。

尤其要提的是,清肺排毒汤中还含有的厚朴麻黄汤、小青龙加石膏汤、越婢加半夏汤,同样外可宣肺排毒,内可除痰饮水湿之邪,内外兼治,尤以服药之后“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且调和胃气,确符《素问?刺法论》中“避其毒气”和“正气存内”的内外兼顾治疫原则。本方取名“清肺排毒”者,以“清解肺中邪气,排除疫冠邪毒”也。纵观全方,组方用药准确无误,配伍精良,严谨无隙,珠联璧合。

治疗病症

新冠肺炎属中医“瘟疫”,《集韵·平声·魂韵》:“瘟,疫也。”《说文解字》:“疫,民皆疾也。”瘟疫即指流行性急性传染病,正如《素问?遗篇刺法论》所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这里的“瘟”字即“传染”而言,而非“温热”辨证之义。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临床分为四型,即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清肺排毒汤主要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

前已论及,清肺排毒汤为内外兼治主方,而新冠肺炎的轻型、普通型均以“外感发热,咳嗽气急”为主症。前者呼吸道症状较轻,完全符合该方适用范围,临床上可灵活加减。外感症状多一点,可根据患者寒热情况加减。对于呼吸道症状如咳喘气逆等,则可调整药物剂量。对于内在的痰湿水饮,可临证调剂补气、利水之药,遂以一方而收全功。

本文摘自央视,河南中医药,记录中医,仅供临床思路参考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lfh)。

医海耕耘旨在聚一点人心,点一盏心灯,燃几把星火,先渡己成人,后活人济世。但有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修远求索,上下而欲觅同道者,皆吾之所求也。故曰: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

更多精彩内容,长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ouerhuana.com/hehxw/82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猴耳环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