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批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的研制生产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它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多见于小儿,故又称为小儿麻痹。脊髓灰质炎是严重危害少年儿童身体健康的急性传染病。过去在缺乏免疫的情况下,每年死于脊髓灰质炎的儿童多达60万例。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工具。自年Salk研究灭活疫苗和Sabin研究减毒活疫苗并相继取得成功以来,随着疫苗免疫接种的普及和推广应用,脊髓灰质炎疾病的死亡人数明显地降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为医学生物学所)从年建所起,在中国率先对此病进行系统的研究。
一、艰苦岁月搞科研
年8月,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根据中苏两国签订的重大科学技术合作计划,决定在云南建立猿猴实验生物站,以生产脊髓灰质炎疫苗和开展以猿猴为对象的医学生物学研究工作。年1月,国家科委正式批准将位于昆明西郊花红洞的猿猴实验生物站改名为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那是一个艰难困苦的岁月。年,国内遭遇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基础建筑材料奇缺,许多基建项目被迫下马。然而,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医学生物学所的建设仍在进行。当时,贵昆铁路和川滇铁路尚未修通,建所急需的钢材和设备大多经轮船从海路先运到越南,再由滇越铁路运至昆明,然后再由医学生物学所的建设者们人拉肩扛,硬是将材料和设备运到远离市区的西郊花红洞山上。自年1月开工到年12月竣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一个建筑面积达1.37万平方米的包括疫苗楼、科研楼、猿猴饲养房等基础科研设施在内的共19幢楼房的医学生物学所,展现在人们眼前。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为了保证脊髓灰质炎疫苗能在中国尽快进行规模化生产,年3月,顾方舟、董德祥、闻仲权、蒋竞武4位青年科学家受国家委派,肩负着研制生产脊髓灰质炎疫苗的重任与使命,踏上了远赴苏联学习脊髓灰质炎疫苗制备技术的征程。与此同时,一支捕猴队也深入到西双版纳、普洱等地,穿梭于莽莽原始森林,风餐露宿,披荆斩棘,9个月共捕猴只,为疫苗实验、生产做好了前期准备。
那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岁月。年9月,在当时苏联学习脊髓灰质炎疫苗制备技术的年轻科学家们回到了祖国。仅在3个月后,便试制出了Ⅰ、Ⅱ、Ⅲ型三批疫苗。猴体实验表明疫苗研制成功。年3月,医学生物学所生产出第一批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经北京、天津、上海等11个城市的儿童服用,证明其免疫效果良好,安全性可靠。年11月到年8月,医学生物学所完成万人份疫苗的生产任务,标志着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在中国研制成功和规模化生产的完成。
早期的液体疫苗使用前需稀释,而稀释后的疫苗保存时间很短,不利于广大农村、山区的推广使用。年,医学生物学所与上海信谊制药厂合作研制糖丸剂型,采用中药制丸滚动技术及冷加工工艺,于年研制成功,实现了单价糖丸疫苗的产业化,并在全国推广使用,深受广大儿童和家长的欢迎。
年起,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使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从此,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显著下降。年中国开始实行计划免疫,病例数继续呈波浪形下降。
鉴于医学生物学所成功研制了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为中国控制和消灭脊髓灰质炎作出的巨大贡献,年全国科学大会颁发奖状,以资鼓励。
20世纪80年代,为简化免疫程序,提高儿童免疫覆盖面,医学生物学所进一步研制成功了二价、三价糖丸疫苗,其血清学效果达到了单价疫苗的免疫效果,为疫苗的大规模推广使用创造了实施条件。
二、努力实施兑承诺
多年来,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改进了细胞消化工艺,采用转瓶大规模细胞培养技术和医学生物学所选育的优良毒种后,疫苗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随着三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的大规模使用,中国的脊髓灰质炎发病率由20世纪60年代的3.18/10万降低到年的0.97/10万,后又从年的0./10万下降到年的接近于零。
年第41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年全世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决议,为此世界各国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强化免疫活动。中国政府决定从年12月5日起每年强化免疫两次,对全国4岁以下儿童各加服一次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随着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的实施,中国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急剧下降,年已消灭由本土野毒株引起的病例。
年7月,经世界卫生组织亚太地区和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委员会证实,中国已成功阻断了本土野毒株的传播,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兑现了中国政府向世界卫生组织作出的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承诺。
现在中国仍在使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随着预防和控制脊髓灰质炎进程的加快,疫苗用量不断扩大。从20世纪60年代每年供货量为数千万人份,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每年供货量超过1.5亿人份,现已具备年产2.5亿人份疫苗的生产能力。
往期回顾
1.中医秘方能够治愈癌症吗?2.小儿中医外治,我有种办法
3.留人治病
4.必先岁气,无伐天和
5.择方选药,以平为期
6.疗效为重,思维先行
7.大道至简,悟在天成
8.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9.骨头,一个医生看了30年
10.七十五年前的中医学思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