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环,又叫作「珥」或「璫」,至今已有多年历史。穿耳文化在宋代及明代相当流行,一般可分为耳环及耳坠两种。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有一下几种:
耳环=早日归还
耳环,谐音为儿环,当中有早日归还的寓意。据说以前当女生出嫁时,父母都会给她们一对耳环作嫁妆,并盼望在婚後会早日归还探望,不要嫁人後便不理会父母。可见小小的耳环埋藏着父母的担忧之情。
医治失明的工具
原来古时耳环是有治病的功能!相传在古时有位女子不幸失明,很多太医都说不能治愈。但後来她遇到一位名医,并说在耳垂附近穿针便能医治失明,结果她真的能重见光明!这位女子非常感激名医的相助,并拜托人制作一对银色耳环。一来是为了掩盖手术後的耳洞,二来是用它来提醒名医的帮助。想不到耳环力量如此强大,竟然连失明也能治愈。
防止女性偷情的监视武器
耳环的另一功能,是专门给那些背着老公偷情的女人。当时有些女人会趁另一半熟睡时,离开家中密会情人。故另一半知道後,他们都会为妻子钉上耳洞,并带上金属圆形耳环。当她们有逃走的念头出现时,一动耳环便会发出碰撞的声音而被发现。
在古时,男生可光明正大地花天酒地,但女生偷情却是死罪,并且被强行钉上耳环作监视武器。
情场经验的证据
在未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贞节规条前,男女来往是比较自由。据闻当时女子在街上遇到心仪的男子时,她们会主动邀约到家中留宿。男生在答应後的清晨,他们会送上一只耳环给对方留念。故当时如果女子的耳环数量愈多,则表示情场经验愈丰富。
后来,经过时代的变迁,耳环成了女人喜欢的饰品。
所以,《陌上桑》里,男人为之倾倒的罗敷是“耳中明月珠”;《孔雀东南飞》的刘兰芝是“耳著明月珰。”罗隐在《杂咏》诗所写的游春女子是“金环耳际摇”。
《红楼梦》的戏子芳官,“右耳根内只塞着米粒大小的一个小玉塞子,左耳上单一个白果大小的硬红镶金大坠子,越发显得面如满月犹白,眼似秋水还清”;尤三姐“忽起忽坐,忽喜忽嗔,没半刻斯文,两个坠子就和打秋千一般;灯光之下越显得柳眉笼翠,檀口含丹”这时,耳环成了“耳坠子”,为女子平添了许多妩媚和美丽。
动动手指头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ouerhuana.com/hehyf/8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