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妈妈群里,有2个话题可以无缝衔接——和??
虽然没有“死了很多人”那么夸张,但就在前天(4月23日),世卫组织(WHO)确实报告了首例儿童死亡病例。
那么,这个肝炎现在到底是啥情况?原因调查的怎么样了?家长能注意什么?下面就帮大家做了些整理。
这次的肝炎疫情,是由英国在4月初最先报告。截止4月23日,全球一共报告了例,小到刚满月的新生儿,大到16岁的青少年都有中招的。
除了1例死亡病例,还有约10%的孩子(17例)需要接受肝移植。
确诊的孩子大多数都没有发烧,但很多孩子之前会有腹痛、腹泻、呕吐和黄疸的症状。
给这些孩子做过检查之后,排除了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这些导致病毒性肝炎的常见原因,这也是被称为“不明原因儿童肝炎”的重要原因。
目前,WHO对相关病例的定义是:
好消息是,国内还没有报告相关病例,大家用不着太慌张。
对于引发本次儿童肝炎疫情的原因,目前有几个重点怀疑对象:
在现有的例病例中,有74例都检测出腺病毒阳性,目前看来嫌疑是最大的。
不过,哪怕在平时,儿童感染腺病毒也并不罕见,4%~10%的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比如普通感冒)都是腺病毒引起的。但传统上认为,腺病毒很少会在免疫力正常的孩子身上引起肝炎。
科学家推测,这可能是新冠大流行引起的“蝴蝶效应”——社交活动减少、儿童接触外界感染腺病毒的机会变少,导致对腺病毒的免疫力整体较弱。当然,也不排除是出现了比较厉害的腺病毒新变体。
针对腺病毒还没有特效的预防方法,咱们能做的还是树立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
例病例中,有24例检测到了新冠病毒,有19例同时感染了腺病毒+新冠病毒,还有的孩子在过去3个月中已经感染过新冠病毒。
而且,目前确诊的孩子里,绝大多数都没有打过新冠疫苗。
所以说,已经满3周岁的孩子,如果还没有打满2针新冠疫苗的,要尽快补上;
3岁以下的孩子,平时尽量避免去人员聚集的地方;
和娃接触多的大人,也要抓紧完成加强针接种,为孩子提供间接保护:
咱们常说肝脏是“解毒器官”,但它的解毒能力也是有限的。
尤其对于肝脏发育还不成熟的孩子来说,一些常见药物使用不当很容易变成“毒”:
抗菌药物(抗生素)属于处方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要擅自给孩子吃。孩子常见的小毛小病,比如感冒、喉咙发炎,大多数吃抗生素也是没有用的。
如果有以前吃剩的抗生素,也不要因为症状类似,就继续给孩子吃。
在解热镇痛药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对孩子来说相对安全,但也不是一发烧就要吃。如果发烧明显影响到了孩子的精神状态,可以考虑吃退烧药,但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
如果退热效果不佳,医院就诊,而不是随意加大药量。
除了上述3个怀疑对象,巨细胞病毒、EB病毒感染、肥胖等因素,也可能引起肝炎,确切的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对于这种不清楚原因、还专门盯上孩子的病,作为家长,要说心里完全不慌是不可能的。
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孩子,家长还是要做更勇敢的那个人,多了解相关信息,做自己能做的事。
咱们也会持续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ouerhuana.com/hehry/9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