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放几个母上的食谱:
重点是要过筛和蒙保鲜膜,做出来就像是日本豆腐的感觉,非常嫩,而且不会有孔洞,也不会有上面的一层水。
我做的时候用的豆瓣酱,味道也很好;酵母提前用温水化开,不要直接加到面粉里。
记得放白酒。
真的是很好吃,就是成本有点高。
南方的盆友们可以试试,随时用热水一冲就可以吃!
做鱼其实也没想象得那么困难,超市可以帮你杀好,回来简单腌制一下就可以了。有一段时间我喜欢喝鲫鱼豆腐汤,就下班买一条鲫鱼,一块豆腐,鱼汤好了之后下一把粉丝,就是很好的晚饭了。
逢年过节给她买东西基本上都是厨房的东西,你们猜这是什么:
买本书也是这个样子的:
夏天的时候,她在家自己用绿豆淀粉做凉粉:
不想做饭就做肉饼:
或者肉丁包子:
我回家的时候做的小零食是这样的:
还有油茶:
还有肉松:
你们猜这块肉会变成什么:
电视上看到了驴打滚,然后:
自从她学会了烘焙以后,每次坐火车从家里出门都会带蛋糕卷:
在家烤馕也是够了:
中秋节到了,做了冰皮月饼在家吃,又烤了五仁的给我带:
老爸出差带了玫瑰花酱回来,就做了鲜花饼:
还有桃酥:
榴莲班戟!画风转换的简直不要太快:
武汉的烧梅,就是糯米馅的烧卖:
用菠萝和冬瓜做凤梨酥:
体验就是想吃什么母上都能做出来,然后就是出门在外被赞许为小当家的我,每次回家都觉得和母上厨艺上的差距又拉大了...
母上的烹饪技能已经突破了家常菜领域,经常是看到电视上演了什么或者和别人聊天说起了什么,回家默默就给做出来了...
她确实很喜欢做饭,也会花时间去做。做鲜花饼的酥皮要反复折叠很多次,每次折叠之间还要放在冰箱里冷冻,光是做酥皮就要一下午时间吧。上中学的时候我说想吃鱼香茄子,于是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家就经常做这个菜,然后大家一起品尝再提出修改意见,现在已经是我们家的招牌菜式之一了。
关于做饭,母上说的最多的两句话是,“好吃的东西都比较费时间”和“这个挺简单的,我们做一下试试”
上面第一张图里的是馕针,我在tb偶然看到就买给她了,她烤了几次馕,后来也用来做过pizza,不过针眼太小,用起来不是很合适。
那套书不是菜谱,是讲烹饪原理和食物构成的理论书籍,她老人家看书的本事还要甩做饭几条街,如果有“有一个文笔好的妈妈是一种什么体验”我再来回答。
灌香肠的机器是电视购物买的,盒子里的说明书上还印着“中科院面条研究所”,我还挺心疼她买了山寨货,结果出乎意料的好用,直接放面粉和水就能做出面条,还能用来灌香肠,说起来又到了做香肠的季节。
我们全家都很喜欢做饭,姥姥包的饺子,姥爷的手擀面,还有奶奶做的鸡汤,都是难以取代的好味道,每次回家家人都会默默的做我喜欢吃的东西(但是母上会因为嫌弃我胖而基本只做素菜,虽然也很好吃...)
=========================
上边贴的是朋友圈的图片,我再把博客的图片也贴一点上来。
因为害怕她网购被骗,所以她除了到付的网购,其他基本都是我代劳的,所以购物车里面好多奇怪的厨房用品。
去年母上说要做泡菜,就给她买了两个泡菜坛:
花生糖,锤子是在炊具城买的:
买装苹果酱的罐子:
枣花馒头:
香肠花卷(这是我在母上指导下做的)
答主也是被誉为小当家的好么!当然小当家这么厉害也是因为有一个特别厉害的妈!更一波我做的菜证明一下!
你们感受一下从品类和技法上与母上的差距。
==========我做的菜==========
菠萝咕噜肉:
玛格丽特小饼干:
叉烧肉排:
麻辣香锅:
酱肉馅饼:
烤冷面:
拉面炒年糕:
自制酒酿配手工汤圆:
=======再更几个母上的菜=======
南瓜红枣发糕:
清明的绿豆糕:
万圣节的女巫手指饼干:
不管妈妈做饭好吃还是不好吃,今天冬至夜,快滚回家吃妈妈做的饭去!
文/王德福(知乎)
淑一育儿交流群,好的经验大家互相探讨,有问题可以留言帮助您解答!
0-6岁-18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ouerhuana.com/hehyf/9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