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猴耳环 > 猴耳环用法 > 正文 > 正文

当年浦江母亲都会用米粉做这些美食你现在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5/16 15:14:18

原标题:母亲做的米粉食

作者:朱耀照

儿时胃不好。母亲不知从哪里听来米粉能养胃,就变着花样给我做米粉食。米粉指和手部头粿是做得最多的。下雨天,没农活干,母亲就会用小畚箕装几斤早米到堂楼,用石磨磨成粉。在我食欲不振或嘴馋时,她便这些给我吃。米粉指做法简单。先将米粉加水后拌匀,揉成一大块,再取出一小块,用双手拍成薄薄的圆饼,然后撮起手指一小块一小块地掰下来,扔进翻滚的泡菜饭里。这些米粉指形似小薄饼,留有两三道明显的手指痕迹。煮熟后,跟泡菜饭一起舀大碗里。米粉指味道独特。外面有些糊,里面硬硬的。嚼几下,有些甜味。而泡菜饭因溶了许多米粉,成了糊状,变得厚厚的。手部头粿,顾名思义,是将米粉团放在手掌根部(俗称手部头)拍打而成的。揉好米粉团后,母亲从中取出一小块,放在左手掌根部,用右手掌拍打,使它凹陷成圆顶状,然后,叠放在竹制的圆粿簾上,像屋顶的瓦片一样隆起。待锅里的水烧开,放上圆粿簾。盖上锅盖蒸。待热气直上,便熟了。手部头粿一般与菜汤或面条合吃。先一口干的,再一口稀的,吃起来非常舒畅。米粉饼为纯糯米粉制作。在做好米粉团后,就拍成巴掌大的圆薄饼。然后锅底放一块猪油,加热融化。再将薄饼贴在油锅里。盖一会儿,又贴另一面。待两面焦黄,便已熟了。这应是一吃难忘的一道美食。外面松脆,泛着油脂的光。里面糍软。一口咬去,将糯米粉拉得很长,像麦芽糖一样。印粿和夹粿是富有艺术性的食物。制作的第一步,都是先做成手部头粿。但不同的是要将早米粉和糯米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如早米粉太多,容易断裂。反之,则会因糯性太强不能成型。印粿要有印板。当手部头粿炊熟后,又糅合成一团。摘成小块,然后放入印板上压实。打开印板,推出米粉团即可。印粿扁扁圆圆,像麻饼一样。正面有梅花、菊花图案,边缘为均匀的锯齿纵纹。按照乡俗,一般人家平时很少做印粿。家有喜事,便做一些送人。遇到食节,要请戏班演戏,请客人吃饭,也要做一些。既可方便厨房主妇,又能让客人吃了不易饥饿,实是一举两得。但母亲也会偶尔为我做一些。夹粿一般在清明节时做得较多。在炊熟的米粉团摘下小块,搓圆压成薄饼状,中间放入姜末豆腐等制成的菜馅,折合起来,再在接合的边缘用筷子压出波浪形的花纹来。它们弯月形,肚子圆圆,很是好看。但吃时须小心。有时一口咬去,油油的馅汁会从边缘叠合处淌出,并顺着手指流下。看了有些心疼,就用嘴巴舔一下手指。现在想想,有些不雅。汤团为新年早上第一餐的美食。据母亲说,开头甜,一年从头到尾都会甜。它为纯糯米粉制作。加水揉成米粉团后,取小块,双手合掌搓成小白球。然后放入沸水中,待汤团浮上水面,就可舀起。晶莹剔透,如珍珠一般。加白糖食用,味道很是不错。但吃了三四个就吃不下去。我喜欢咸的。如是与几片菜叶加盐同煮,倒能多吃几个。米粉食还有杨梅粿、擂头馃、年糕等。杨梅粿制作复杂,母亲没有做过。擂头馃是八月中秋美食标配。年糕是大宗食物。年尾做一次能吃上几个月。这里就不一一赘叙了。母亲早已不在。但她做的米粉食味道,我至今不忘。那是母爱的滋味,乡愁的滋味。她在我味蕾上播下一颗种子,已然成为参天大树,郁郁葱葱。

老城事栏目每周末出品,欢迎投稿,邮箱:xiaopu

pujiang.cn

编辑:CX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ouerhuana.com/hehyf/92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12-2020 猴耳环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